【摘要】医养结合是在提供传统养老模式所包含的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医疗和康复服务,是新时代保障老年人健康、幸福权利的重要措施。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党和政府更需不断完善政策,遵循公平普惠的原则,将政府主导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打通养老服务工作的“堵点”,消除“痛点”,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关键词】医养结合 养老服务 人口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健康是人类享受美好生活的必要基础和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这是中共中央针对中国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的实际,落实“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而提出的方略。新时代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大健康产业随之成为热门产业,为老龄人提供医疗、预防、康复、养生等服务的医养产业成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健康服务均等化、人口老龄化、创新引领仍然是大健康产业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进一步推动大健康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塑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养模式也成为关注的重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发展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成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通用的划分指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时,便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社会。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是速度快、程度深、规模总量大,呈现高龄化、空巢化、家庭小型化和未富先老态势。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相关数据显示,2001—2010年我国老龄化程度年均增加0.2个百分点,2011—2018年年均增加约0.4个百分点,2019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2.6%,较2018年上升0.7个百分点。
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2022年将进入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50年的29.5%、2060年的35.2%。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6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3.76亿,2058年达4.14亿的峰值,届时大致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中国未富先老问题突出,美日韩老年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均在2.4万美元以上,而中国仅1万美元。2019年中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2.2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养老负担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残疾老年人逐年增加。根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超过4200万失能老人和超过2900万80岁以上老人,合计占到总老年人口的30%。这个庞大的群体不仅需要解决生活照护问题,更有对医疗服务、康复等方面的巨大需求。农村留守老年人家庭、独居老人家庭,由于缺乏照顾、精神慰藉及对病痛的治疗,农村老人自杀率很高。
我国是慢性病大国,现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糖尿病患者1.14亿人,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医养都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较长时期以来,我国的养老院只提供养老服务,而医院只提供医疗服务,这种“医养分离”的状况,使得养老院里的老人经常要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不仅得不到及时救治,还给家人和社会造成负担。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养老院不能提供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也造成许多老人将医院当成养老院,即使病治好了,也要占着床位不出院,导致医疗资源无法发挥最大效益。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5张,同比增长10%。但我国养老院的床位空置率却达到48%左右,床位空置率严重的养老院主要是没有医疗服务的相关支持。
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需要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可以为他们提供体检等保健服务进行健康监控,“防未病、治小病、促保健”,早发现早治疗,推进医疗服务的前端化,有效治疗慢性病,既节约了医疗资源,缓解了我国医疗资源不足矛盾,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也提高养老院的利用率。根据国际国内权威机构统计,在疾病预防上每投入1元医疗费用将节省8元。如果每个老年病人每月100元投入,全国每年将节约医疗费用4.32万亿元。医养康养相结合将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国医养产业开启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人民健康是重中之重,党中央提出了大健康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目标,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国家把健康权视为人的基本权益加以保护,不仅要解决人民看病吃药问题,而且要提供保障人民身体和精神健康的社会福利,促进从食品安全到生态环境都有益于健康事业的发展。
保障老年人健康是全民健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2013年国务院首次为养老服务业引入“健康理念”,除要求医疗、养老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外,还建议在两者之间建立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将老年慢性病等病种纳入管理范畴,推动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与养老机构之间的转诊与合作;此外,建立涵盖老年病医院、康复疗养机构、老年护理院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医养融合发展。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将医养结合界定为养老服务工程的一部分,强调各项政策措施需以老年人的健康为核心,首次提出将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列为被照顾对象。医养结合服务设施还需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的功能,并制定相关试行标准。2016年制订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鉴于中医药从本源上、整体上防病治病、强身健体,能够有效应对众多常见病、慢性病、疑难病、危急重症和重大传染病,且治疗费用低的优势,《规划》特别指出推动发展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建立一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基地。